当前黄金市场的“反弹势能”和“1846冲击”预判需结合多重因素综合分析,其中核心矛盾在于价格单位的混淆与市场环境的动态变化。以下从关键维度展开解析: 一、价格单位的本质矛盾用户提到的“1846冲击”实际是人民币计价与美元计价的单位转换误差。根据国际金价数据,纽约金期货价格在2025年8月14日达到3409.1美元/盎司,而用户提及的1846美元/盎司,经换算实为中国市场400元/克的人民币报价(400元/克 × 31.1035克/盎司 ÷ 6.5汇率 ≈ 1846美元/盎司)。这一差异源于不同市场的计价习惯,需特别注意区分。若以国际金价为基准,当前黄金已处于历史高位(2025年4月曾触及3499.83美元/盎司的52周高点,),而1846美元/盎司仅相当于2023年的价格水平,与当前市场实际存在显著时空错位。 二、反弹势能的技术面验证1. 关键支撑位确认 近期黄金在3376.98美元/盎司(8月9日低点)获得强支撑,随后反弹至3422.6美元/盎司(8月14日高点),形成头肩底雏形。技术指标显示: 日线级别:RSI(14)维持在60.75的健康看涨区间,MACD柱状图持续扩张,多头动能稳固。 4小时级别:RSI短暂触及77.4的超买区域,但未形成顶背离,回调压力有限。 成交量:8月14日纽约金成交量达74108手,较前一日放大12%,显示资金积极介入。2. 阻力位突破潜力 若以国际金价为参照,当前需关注的阻力位为3450美元/盎司(6月高点)和3500美元/盎司(历史峰值)。而用户提到的1846美元/盎司仅相当于人民币计价的阶段性目标,与国际市场无关。 三、基本面驱动逻辑1. 货币政策宽松预期 美联储2025年预计降息3次,实际利率下行趋势明确。市场对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已升至91%-94%,美元指数疲软(7月31日为99.439,)直接降低黄金持有成本。2. 避险需求与央行购金 地缘政治风险(如中东局势、台海紧张)和全球债务高企(美国债务突破40万亿美元,)推动避险资金流入黄金。全球央行年购金量连续3年超1000吨,中国、俄罗斯等新兴市场持续增持,形成长期结构性支撑。3. 通胀与资产配置 美国核心PCE通胀预期上修至2.8%,叠加能源转型成本上升,滞胀风险强化黄金的抗通胀属性。黄金ETF持仓量在8月13日创964.22吨历史新高,显示机构投资者对黄金的战略配置需求。 四、风险提示与操作建议1. 短期波动风险 4小时级别RSI超买(77.4)和1小时K线出现黄昏之星形态,暗示金价可能在3400-3420美元区间遇阻回调,下方支撑位为3380美元(5日均线)和3371美元(8月9日欧盘低点)。2. 长期趋势判断 若突破3450美元阻力位,金价有望开启新一波涨势,目标指向3500美元甚至4000美元(机构预测上限,)。反之,若跌破3350美元(次级支撑位,),可能引发技术性抛售。3. 跨市场套利机会 人民币计价黄金(如沪金主连)与国际金价存在价差套利空间。例如,8月14日沪金价格为778.38元/克,按汇率6.5换算为119.75美元/盎司,与纽约金3409.1美元/盎司的价差反映跨境交易成本与政策限制,需警惕汇率波动风险。 五、结论用户提到的“1846冲击”本质是人民币计价与美元计价的单位转换误差,国际金价当前处于3400美元/盎司的历史高位,技术面与基本面均支撑中长期上涨趋势。若以国际市场为参照,需关注3450美元/盎司的关键阻力位突破情况;若聚焦中国市场,则需跟踪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境内金价的传导效应。投资者应根据自身交易标的(如纽约金、沪金、黄金ETF)制定差异化策略,同时做好短期波动的风险对冲。
|
|